明星餐厅也受市场法则管着
胡立彪
最近,知名艺人杜海涛在合肥的“辣斗辣”火锅店因卫生状况差及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问题,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查处。此事一经报道,立即引起广泛关注。
事实上,这并不是杜海涛经营的餐饮店第一次出事。2018年7月,杜海涛在长沙的“海吃海喝”自助餐厅就发生过类似事情。当时7名顾客用餐后出现腹泻,却被店方怀疑是“敲诈勒索”,后经查实并非顾客“碰瓷”,双方最终和解。
屡次出事,让杜海涛的一些粉丝很失望。有网友表示,明星再有人气也禁不起这些负面事件消磨。不懂得爱惜羽毛,早晚凉凉。
近些年,像杜海涛一样在餐饮领域投资的演艺明星有很多,而像他一样在食品安全等方面出事的也不少。因各种“出事”致经营不善,最后撑不下去关店凉凉的明星餐饮店,比比皆是。
据天眼查2020年9月发布的数据,国内明星大都喜欢投资餐饮行业,2015年至2017年之间投资力度最大,仅2017年就有13家明星餐饮企业注册成立。但截至数据发布,其中已有10家明星餐饮企业的登记状态为注销或吊销。此外,超过30%的明星餐饮企业曾出现过经营异常,10%以上的相关企业曾受到过行政处罚。
据此有人说,明星开店容易守成难,速生速灭似乎是一个逃不过的魔咒。其实,就国内整个餐饮行业现状而言,高进入率和高淘汰率是很正常的现象。由美团联合行业媒体共同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近几年,国内倒闭餐厅的平均寿命为508天,2017年全国餐厅关店数是开店数的91.6%。显然,魔咒不止针对明星,它同样施于整个餐饮市场,而这恰恰表明,市场法则一视同仁,不作偏倚。
不过,由于明星们的社会关注度较高,他们的一举一动易被媒体炒作成为话题,而一旦发生关店倒闭之类负面事件,其传播效应也更容易被放大。遗憾的是,不少演艺明星搞不清上述事实,不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不断制造负面事件,让魔咒一再应验。
有道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明星借助名人效应赚钱,就要懂得市场规律,搞清在取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与风险。若不顾其中的法则,超限度透支名声,这样虽能赚得一时之利,却无法经营长远,最终难免落得名利双失的下场。
明星投资餐饮业,自带流量和品牌效应,前期会吸引大批粉丝消费者,但要拥有长久变现能力,还是要回归到产品和服务本身。当高定价无法与品质匹配,无法在同行内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时,也就撑不起重复购买率,销售量和定价势必出现大幅下滑。还有一个更实在的问题是,不少明星投资餐饮业采取一对多的贴牌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圈钱快,但由于店面铺开量大、雇佣人员多、生产线长及管理跨度大,导致质量控制及食品安全风险较高。而明星投资餐饮大多走的是轻资产运作的路子,用“刷脸”换销量,在后端品控上投入较少,质量安全隐患因而大大增加。
不管谁开店,安全是底线。质量管控不力,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这时明星腕再大、牌再亮也救不了自己。赵薇的乐福餐厅,干了不到一年就关了;韩寒的“很高兴遇见你”餐饮品牌,也只经营了两年;薛之谦的上上谦串串香火锅连锁店,店面一关再关,目前只剩下5家店;田亮、叶一茜合营的靓厨店,开店不到20天就歇业……
明星开店失败的最大教训是什么?是不懂市场逻辑,不懂名利辩证。要知道,明星餐厅早期能够赚钱靠的是粉丝客源及由他们带动的人气,但粉丝有限且情感易变,当他们花够了、爱腻了,就会弃之而去,移情别恋。这时候,明星餐厅必须要回归餐厅本源,靠有品质的菜品和高质量的服务为自己赋能续力,否则真的就会中了那个魔咒。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