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上半年中国经济的各项数据指标:GDP总值532167亿元,同比增长12.7%;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5%,一季度同比持平;城镇新增就业6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63.5%。

历经疫情“大考”,中国经济多项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显示出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经济形势好不好,看看老百姓兜里的钱就知道。根据中国经济半年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2.0%,两年平均增长5.2%,与GDP增速基本同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感慨道,5.2%的居民人均收入增速“相当不容易”。

刘爱华分析:“这个增长,可以说既有经济恢复的因素,也有政策支持的因素,各个地方都加大了民生保障力度。同时也有各个经济主体自身的努力。”

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既反映了上半年经济增长的底色,也折射了后续发展的动力。上半年全国GDP总值532167亿元,同比增长12.7%,比一季度回落5.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3%。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参事姚景源表示,上半年各项宏观经济指标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三驾马车”中消费的作用。数据显示,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7%,高于资本形成总额42.5个百分点。升级类商品消费较快增长,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化妆品类的商品零售额两年平均增速都超过了10%。

疫情对居民消费的冲击最为直接,也最为惨烈。根据姚景源的观察,去年消费对整个经济增长的拉动还没有恢复到正向水平,今年一季度的拉动作用也稍微弱一些,而到了二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升。

“之后(消费增长)的潜力非常之大,14亿人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其中有4亿人是中等收入群体。”姚景源认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的增长和升级。

已完成全年就业目标的63.5%

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刘爱华指出,上半年居民收入两年平均增长5.2%的增速有几个结构性因素,其中首要因素是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12.1%,两年平均增长7.2%。

今天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63.5%,其中,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与5月份持平,比上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本地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外来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1%。

刘爱华说,城镇调查失业率的回落,主要归因于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和稳就业政策。25-59岁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失业率6月份下降到4.2%,比上年同月低了1个百分点。

不过,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甚至在二季度更为凸显。刘爱华分析,这是因为6月份毕业季到来,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的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多,就业压力明显增加。

此外,还有两个方面也增加了就业压力。姚景源分析,一个是去年因为疫情未能就业的群体;一个是原本要出国留学但未能成行也没能就业的群体。为此,他建议,要尽快完善各种新形式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比如尽快解决灵活就业社保缴纳问题等。

“下一阶段,我们还是要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刘爱华说,应该延续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加强对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优化就业服务,扩大就业容量,巩固就业稳定的态势。

为下半年经济发展打好基础

刘爱华表示,上半年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供需循环畅通的基本面,为下半年经济运行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下半年经济将会如何发展?此前,多个国际组织已提高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世界银行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从8.1%提高到8.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中国今年GDP增速为8.4%,较年初预期提升0.3个百分点。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许宪春认为,全年经济增速将会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如果仅从数据看,下半年一些经济指标会有所回落,全年的经济增速可能保持在5.5%-6%的区间,而且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发生调整。他强调,下半年的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现在的增长(规模)跟过去不是一个概念,只要是保持在合理区间的高质量增长,就能实现预期目标”。

此前,外界普遍担心下半年经济增长可能面临通胀压力。

刘爱华分析,PPI在二季度涨幅扩大,一方面是因为经济恢复、需求扩张,以及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另一方面是因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输入性影响。今年6月份,国际能源价格指数同比上涨92.6%,非能源价格指数上涨43.2%,涨幅都处于高位。

今年以来,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这对中下游产业造成了一定冲击,不少中小企业经营面临压力。对此,姚景源分析认为,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从根源上看还是因为一些国家财政货币“双宽松”政策造成“大水漫灌”,推高了上游钢铁、石油、化工等原材料的成本。国家需要将更多政策着力点放在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上。

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三次“点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此后,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推出了一系列“保供稳价”政策。到6月,原材料快速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中国大宗商品指数(CBMI)为99.7%,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指数已经连续两个月下跌。

对于下半年经济形势,市场普遍保持乐观信心。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最近发布的《2021年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展望》报告预计,2021全年中国经济增速为8.8%左右,疫后恢复态势良好,通货膨胀不会成为今年中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

本报北京7月15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