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假的到来,有些家长正在筹划为孩子报各种辅导班、补习班。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提示表示,面对“琳琅满目”的培训机构及价格不菲的培训费,广大消费者要理性看待、慎重选择。

据《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有关教育培训服务的投诉56165件,其中合同纠纷24153件、售后服务纠纷18048件、虚假宣传纠纷3553件、服务质量纠纷3200件、价格纠纷2961件。

记者梳理发现,中国消费者协会揭示的校外培训乱象主要集中在合同纠纷、财产安全、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缺乏资质、焦虑营销等方面。

以焦虑营销为例,中国消费者协会表示,从公交车站、楼宇电梯等实体场所,到微信、短视频等网络平台,有不少校外培训机构的“洗脑式”宣传。类似“你的购物车里有孩子的未来吗”“你不来补课,我们就培养你孩子的竞争者”等广告语,引发了广大家长的焦虑。

“校外培训服务虽为商业行为,但也不能背离教学育人的初衷,更不能沦为黑心商家借机敛财的工具。”中国消费者协会表示,将敦促校外培训机构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规定和有关政策要求,摒弃不良营销手法,诚实守信、合理收费,切实保障消费者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利。

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家长,不能盲目跟风为孩子报班,要主动了解国家或者当地教育部门出台的有关政策,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密切关注孩子的用眼健康,对培训班的作用认知要回归理性。

“家长要理性客观看待培训机构广告中的‘通过率百分百’‘快速大幅提分’‘一线名师’‘命题人授课’‘包过’‘0元课程’等宣传,做到不轻信、不盲从。确需为孩子报班的,一定要提前了解培训机构的资质。”中国消费者协会表示,家长要当好培训服务的监督者,构建良好的消费环境需要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