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公布的11月PMI数据显示,当月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与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分别上升0.6、1.9个百分点,后者更创出今年5月以来新高,11月出口可能继续表现不俗。

展望未来出口形势,专家认为,外需、价格、人民币汇率等因素有望支撑出口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较高景气。

较高景气有望延续

摩根士丹利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自年初以来,出口一直是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全球经济需求持续复苏,但供给依然存在较大缺口的背景下,全球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有增无减。

“全球贸易增速多数反映价格上升的作用,而中国出口增速一半以上仍然是量的贡献,说明海外对中国产品需求的韧性确实比较强。”中金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文朗称。

日前公布的11月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继续回升,并创出今年5月以来新高,指向出口高景气的延续。业内人士称,在海外消费旺季到来与疫情制约供应链的作用下,现阶段全球对中国出口的依赖可能加深,从而强化中国出口增长的持续性。

专家判断,虽然2022年出口较今年面临更多压力,但仍有望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较高景气度。张文朗预计,2022年中国出口有望实现接近5%的增长。

广发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刘郁表示,虽然2022年出口同比增速面临较高基数,但价格、人民币汇率阶段性调整等因素,有望对出口增长形成支撑。

出口份额逐步回归常态

在专家看来,随着疫情后全球供给恢复,以及刺激政策退出导致需求回落,我国出口增速可能逐渐放缓,但仍将维持正增长。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近期中国出口依然维持很强韧性,主要是因为海外疫情反复和工业品通胀。随着美国复工复产、供应链修复,以及欠发达国家新冠疫苗接种率提高,2022年中国出口份额可能逐步向常态回归。

伴随全球供应链逐步回归正常,带动供给改善以及刺激政策退出导致需求有所降温,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拉动效应会有所减弱,更多需要依靠内需稳增长。章俊说,随着明年更大范围新冠疫苗接种的铺开以及海外复工复产的推进,各国自身的供给能力将得到修复,对中国进口的依赖度将有所降低,抗疫物资和宅经济需求也可能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