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3日讯(记者 杨秀峰)记者从今日召开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最高检通过办案督促修复被损毁林地、耕地、草原、湿地面积共43万亩;督促修复被污染土壤47.8万亩;保护河道9千余公里;清理被污染水域面积15.8万亩;处理固体废物420万吨;向污染企业和个人索赔环境损害赔偿金5.9亿元。

最高检检委会委员、第八检察厅厅长胡卫列在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以来,最高检与中央环保督察衔接机制效能得到更充分发挥,中央环保督察办公室定期向最高检移送典型案例成为常态化工作机制。最高检院党组高度重视,要求检察机关从讲政治、顾大局高度,最大限度发挥公益诉讼监督、支持、补位作用,助推督察整改和生态环境修复。先后三次召开视频督导会,统筹调度各地办案工作,对案件线索办理提出要求,研究推动解决办案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据最高检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宫鸣在发布会上介绍,2021年最高检持续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作为公益诉讼检察办案的重中之重,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案件8.7万件,占立案总数的51.6%。深化落实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公益诉讼检察举措,科学布局服务黄河战略,制定印发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中央环保督察等反映的重大线索为重点,最高检交办案件线索361件,紧盯整改进展;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农村土地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食用农产品安全保护等“三农”领域问题加大办案力度。

胡卫列表示,2021年最高检共接收督察典型案例95件,对下交办案件线索166条;各地依法立案274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218件、民事公益诉讼56件,助推解决一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重大问题。各级检察机关坚持因地制宜、因案施策,对督察移送的生态环境损害问题,依法开展公益诉讼,追究违法行为人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督促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依法履职。